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首页» 工作动态

我校党员干部把初心使命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

发布日期:2022-05-27 来源:党委宣传部

自学校封闭管理以来,广大驻校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下沉基层,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保持“战斗”状态。校领导分批进校、靠前指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党员干部驻校值守,下沉基层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成为守护校园安全的中坚力量。

929537221cb34695b5910b918784aefa.jpg

疫情期间,财务处充分落实上级和学校对防疫工作的相关部署,统筹做好资金调度,细化经费保障措施,加快防疫经费拨付使用,确保学校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到位,全力做好学校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财务处党支部书记、财务处处长胡东星第一时间入校工作,目前已驻守校园 20余天,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带领校内居住的财务人员有序开展各项财务工作,保障学校常规财务服务不缺位、不断档。在本职工作之外,胡东星还多次参加学校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烈日炎炎,他穿着密不透气的隔离服,汗流浃背仍耐心细致地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一丝不苟地做好信息采集工作。胡东星多次参与入校物资督查活动,全心投入每次两小时的站岗值守,确保外卖进入校园的登记和消杀工作不留隐患,为学校安全筑起第一道屏障。身处连轴转的工作状态,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始终把校园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展现担当作为的主阵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服务意识和模范作用,坚决捍卫校园一方净土。


早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王倩就义无反顾地选择留校陪伴学生们共渡难关。不顾风险与自己安危,她说:“工作得有人做,孩子们得有人陪。”现在,王倩老师再次作了同样的抉择,舍小家、为大家,与学生们并肩战疫。她带着爱心和耐心教导学生做好防护、配合落实防疫政策,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上初中的孩子十分牵挂妈妈,每天只能通过电话遥寄思念。有人就问她“您不想孩子吗?”她说:“想啊,但是我的学生怎么办?”王倩坚持23年如一日,坚守在辅导员岗位上,为学生解忧、与学生共情,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把学校当作家来呵护。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博接到驻校通知后第一时间收拾好个人物品即刻进驻学校。他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认真执行学校相关工作部署,迅速组织,落实到位。他带领辅导员老师核酸检测全员在岗,确保核酸筛查准时、准确。他先后组织召开了多场疫情防控工作会、思想动态座谈会,第一时间发起“坚持正确佩戴口罩”“特殊时期和快递外卖暂说拜拜”倡议承诺活动,不断凝聚起全院学生的共识行动。他连续多天在物资缓冲区值守,确保进校入校物资安全。他遍访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他关注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学风建设方案,引领学生成长不断线。他关心毕业生就业,召开就业座谈会,逐一根据学生需求推荐就业单位。他坚持每天定时回复学院的“院长书记信箱”,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做到有信必回。驻校期间,马博与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沈国清一同带领学院驻校教师早晚锻炼,强身健体,保证工作投入,自驻校之日起,他每日步数均超过2万。马博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实际行动展现党员干部认真履责和主动担当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房方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逆行驻校开展工作。自5月6日入校以来,房方与学生同吃同住,在办公室支起简易床铺,克服住宿环境简陋等难题,完成了指导学生、教学科研与疫情防控等多项工作。数个清晨和上午,房方在校门前的物流缓冲区值守,为物资入校严格守住关口,协助并监督消杀及运送工作,降低外界物品的风险。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房方随时召开学院线上线下疫情防控工作会,传达最新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引导学院教师尤其是驻校教师了解疫情防控形势,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他说:“疫情当前,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冲锋在前,有机会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力,我感到非常光荣,保证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驻校工作的20多天里,房方以自身实践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新能源党委副书记姜良杰作为第一批驻守校内的党员干部,果断行动,迅速部署,明确校内外辅导员职责分工,保证学院学生工作平稳运行。姜良杰与在校辅导员多次深入学生宿舍,了解线上学习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学生诉求,引导学生们保持阳光心态,积极配合学校防疫政策。她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近操场”,多次与学生一起夜跑5公里、跳刘畊宏健身操等,号召同学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主动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姜良杰作为志愿者在缓冲区值守,严把物资入校关口,多次在烈日下值班,提醒取外卖学生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保持间隔,不手对手传递、做好消毒工作,为校园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公而忘私,党员本色。因工作需要,姜良杰无法出校为父亲过70岁生日,只能在午休间歇和家人视频,送上祝福。她表示,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新能源学院全体党员干部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心,为学子保驾护航,共同筑起抵抗病毒的铜墙铁壁。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林带领学院校内工作组,组织师生核酸检测,带头担任志愿者,到物流缓冲区、外卖缓冲区等风险点值班。他深入学生宿舍,到每一间研究生工作室走访,召开学生就业座谈会,了解关心同学们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的情况和需求。他十年前带过的一名研究生给他发短信,写道,“明知进来就是辛苦,明知进来后短期内出不去,也毅然闯进来,老师还是那个我佩服的榜样。十年过去,一点没变!”他说,“作为书记,和学生们在一起,本来就是应该的,没啥”。李林的孩子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写道:“爸爸驻校工作,组织学生参加核酸检测,担任核酸检测工作志愿者,到物流缓冲区风险点督察工作,召开学生座谈会, 关心慰问学生。自从进校之后,爸爸不分白天晚上,战斗在大学防疫第一线。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见到爸爸了,也没人知道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爸爸是个小个子,却是我心中的大英雄,是疫情中最帅的的‘逆行者’”。李林怀着对每一位师生关心关爱的态度,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把工作真正做到每位师生的心里,为守护校园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闫书凡把守护学生健康和校园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抗疫与暖心并举、防疫与育人结合,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攻坚在学生工作防疫一线。日常与学生干部深入交流学生思想动态,与未就业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诉求。他坚持引导师生在取件时按照防疫要求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有序排队,为引导学生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快递收发安全保障工作贡献力量。让“党员红”与“志愿红”在校园内交相辉映,用擦亮的党员先锋底色彰显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让党的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


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林自5月6日起就开始驻校工作。驻校期间,面对各种困难,他保持豁然,积极应对,将抗疫必胜的决心转化为更强的工作动力,不懈战斗在一线。除了组织核酸检测、深入宿舍、考研自习室等外,还抽出大量时间开展深度辅导,为学生解决就业、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难题,不断践行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作为志愿者在缓冲区值守,他坚持在烈日下值班,与其他同事一道严把物资入校关,提醒取外卖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严禁“手递手”等,为疫情下的校园平安稳定保驾护航。


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辅导员王天马第一时间入驻学校,与校内留学生同吃同住,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及时向留学生讲解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疫情防控政策,每天走访宿舍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他与同事一起建立了留学生出入校审批系统,认真做好留学生核酸检测、每日体温监测上报以及防疫物资发放等工作。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他每天引导留学生要减少外卖、网购,带领他们学习中国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特点,带他们解锁校内食堂各种菜品源自哪里等,把文化与防疫政策相结合,深受留学生欢迎。

学校封闭管理期间,大学科技园企业全部居家办公。为尽可能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杨晓长驻校园,全天待命,随时为企业搬运办公物资,电脑、打印机、公章、U盾、财务凭证等,扎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赢得园区企业高度肯定。杨晓全心全意做好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每一人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感谢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你,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华电人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团结抗疫的故事,未完待续。



初审:卜叶蕾

审核:张顺涛

责任编辑:郭耀红